超尔星学雅习通《中庸》精读作业试题试卷

来源:渝粤教育       时间:2024-11-12 09:07:40    97


最新超尔星学雅习通《《中庸》精读》期末题库及答案

考试说明:本人针对该科精心汇总了历年题库及答案,形成一个完整的题库,并且每年都在更新。该题库对考生的复习、作业和考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,会给您节省大量的时间。做考题时,利用本文档中的查找工具,把考题中的关键字输到查找工具的查找内容框内,就可迅速查找到该题答案。本文库还有其他网核及教学考一体化、一网一平台复习试题与答案,敬请查看。

课程题目试题是随机的,请按题目关键词查找(或按Ctrl+F输入题目中的关键词,尽量 不要输入整个题目,不要复制空格,连续的几个字就行)

本文由【零号电大题库】微信公众号提供,禁止复制盗取,违者必究

本文由【零号电大题库】微信公众号提供,禁止复制盗取,违者必究

本文由【零号电大题库】微信公众号提供,禁止复制盗取,违者必究

《中庸》精读

学校: 无

问题 1: 1. 以下关于“不可离”的三个角度,阐述错误的是( )。

选项:

A. 心性论:道的依据在于性

B. 礼乐论:“不可离”表现为外在的人文形式、具体规范

C. 人性论:道的依据在于德善

D. 功夫论:修养的“不可离”在于高度的自觉

答案: 人性论:道的依据在于德善

问题 2: 2. 对于道德不可离是来自内在的依据,来自于对人的本质的认识,而这个认识是基于天人关系的,这是贯穿《中庸》的基本理路。

选项:

答案: 正确

问题 3: 3. “道”是心性论、礼乐论和功夫论的统一。

选项:

答案: 正确

问题 4: 1. “容之言裕也,言君子敬慎而不局促,绰绰有裕也”中“慎”释义为( )。

选项:

A. 谨慎

B. 慎独

C. 忧虑

D. 诚也

答案: 诚也

问题 5: 2. “慎独”的两个层面包含了( )。

选项:

A. 人性平易可行的地方

B. 天道与人性的割裂

C. 没有他律的状态下一种高度的自律

D. 展现心性不可掩盖的地方

答案: 没有他律的状态下一种高度的自律

问题 6: 1. 以下关于对“天命”的理解,说法错误的是( )。

选项:

A. 天命论有了人性的基础

B. 人性论有了天命的基础

C. 天命具有普遍、生命、现实的表现

D. 天是有义利有内涵的

答案: 天命论有了人性的基础

问题 7: 2. 以下从“性”的角度来讲,说法错误的是( )。

选项:

A. 从“天生万物”来讲,人性与物性有一定相通之处

B. 从“义利的天”来讲,它赋予人一种道德内涵

C. 从“义利的天”来讲,它赋予人自觉的特点

D. 从普遍生物特点来讲,人性与物性有本质不同

答案: 请关注公众号【零号电大题库】查看答案

问题 8: 3. 《中庸》实现了“天命”与“人性”相统一。

选项:

答案: 请关注公众号【零号电大题库】查看答案

问题 9: 1. 《说文解字》中将“人生而静,天之性也”的“静”解释为( )。

选项:

A. 静默

B. 安定

C. 明审

D. 坚持

答案: 请关注公众号【零号电大题库】查看答案

问题 10: 2. 以下是清代文字训诂学家段玉裁的著述的是( )。

选项:

A. 《说文解字注》

B. 《小仓山房文集》

C. 《毛诗故训传定本》

D. 《阅微草堂笔记》

答案: 请关注公众号【零号电大题库】查看答案

问题 11: 3. 《说文解字》中将“釆”解释为象兽指爪分别也。

选项:

答案: 请关注公众号【零号电大题库】查看答案

问题 12: 1. 季文子是春秋时期( )国的正卿。

选项:

A. 齐国

B. 燕国

C. 鲁国

D. 赵国

答案: 请关注公众号【零号电大题库】查看答案

问题 13: 2. 性是人的本质,是一种能够自我实现的趋势,让你成为你自己的依据。

选项:

答案: 请关注公众号【零号电大题库】查看答案

问题 14: 3. 《中庸》强调“生生”,是万物蓬勃的生发造物之力。

选项:

答案: 请关注公众号【零号电大题库】查看答案

问题 15: 1. “老吾老以及人之老,幼吾幼以及人之幼”出自名篇( )。

选项:

A. 《孟子 滕文公下》

B. 《孟子 尽心下》

C. 《孟子 告子上》

D. 《孟子 梁惠王上》

答案: 请关注公众号【零号电大题库】查看答案

问题 16: 2. ( )中描述后稷是踏着上帝脚印生存出来的。

选项:

A. 《诗经大雅抑》

B. 《诗经周南汉广》

C. 《诗经大雅生民》

D. 《诗经周南虫草》

答案: 请关注公众号【零号电大题库】查看答案

问题 17: 3. 人的“生生”是使自己成为自己或者是使自己实现为自己的一种自然和必然。

选项:

答案: 请关注公众号【零号电大题库】查看答案

问题 18: 1. 朱熹认为致中和的主体是( )。

选项:

A. “仁君”

B. “道义”

C. “大人”

D. “天命”

答案: 请关注公众号【零号电大题库】查看答案

问题 19: 2. 中国最古老的雅乐是由( )演奏。

选项:

A. 古筝

B. 编钟

C. 笙

D. 古琴

答案: 请关注公众号【零号电大题库】查看答案

问题 20: 3. 正心即去除或调解偏执的情感。

选项:

答案: 请关注公众号【零号电大题库】查看答案

问题 21: 1. 《说文解字》中把“甘”解释为从口含一,其中“一”是指( )。

选项:

A. 仁

B. 义

C. 天

D. 道

答案: 请关注公众号【零号电大题库】查看答案

问题 22: 2. “时中”的实质是如何在大自然的节律中把握人文的中和。

选项:

答案: 请关注公众号【零号电大题库】查看答案

问题 23: 1. 迩言中“迩”的意思为( )。

选项:

A. 远

B. 近

C. 普通

D. 常人

答案: 请关注公众号【零号电大题库】查看答案

问题 24: 2. “舜好问而好察迩言,隐恶而扬善”中“隐”释义为( )。

选项:

A. 隐藏

B. 伤痛

C. 恻隐之心

D. 怜悯

答案: 请关注公众号【零号电大题库】查看答案

问题 25: 3. 朱熹认为“两端”是指矛盾的双方,而矛盾意味着存在边界。

选项:

答案: 请关注公众号【零号电大题库】查看答案

问题 26: 1. “人皆曰予知,驱而纳诸罟擭陷阱之中,而莫之知辟也”中“辟”释义为( )。

选项:

A. 开辟

B. 躲避

C. 排除

D. 透彻

答案: 请关注公众号【零号电大题库】查看答案

问题 27: 2. “人皆曰予知,驱而纳诸罟擭陷阱之中,而莫之知辟也”意思是人人都说自己聪明,但当他们面临外在的情与欲的诱惑与干扰时,就仿佛被驱赶着背离自己的本性,被驱赶到陷阱之中,却不知道如何躲避。

选项:

答案: 请关注公众号【零号电大题库】查看答案

问题 28: 3. 从修养的角度老看,《中庸》讲述了“择善而固之”的道理。

选项:

答案: 请关注公众号【零号电大题库】查看答案

问题 29: 1. 朱熹认为“均”的意思为( )。

选项:

A. 平均

B. 平等

C. 平治

D. 均匀

答案: 请关注公众号【零号电大题库】查看答案

问题 30: 2. 孔子在“天下国家,可均也;爵禄,可辞也;白刃,可蹈也;中庸不可能也”中描述了( )品质。

选项:

A. 智慧与能力

B. 清高与廉洁

C. 高远与豁达

D. 无畏与勇猛

答案: 请关注公众号【零号电大题库】查看答案

问题 31: 3. 颜回是孔门十哲之一,孔门七十二贤之首,是孔子最喜欢的弟子。

选项:

答案: 请关注公众号【零号电大题库】查看答案

问题 32: 1. “匪直也人,秉心塞渊”中“塞”的意思为( )。

选项:

A. 阻塞

B. 堵

C. 边界

D. 充实

答案: 请关注公众号【零号电大题库】查看答案

问题 33: 2. “南方之强”“北方之强”是指不同地域不同文化形态的对比。

选项:

答案: 请关注公众号【零号电大题库】查看答案

问题 34: 3. 仲由属于“孔门十哲”之一。

选项:

答案: 请关注公众号【零号电大题库】查看答案

问题 35: 1. 张揖将“傃”解释为( )。

选项:

A. 朝向

B. 经常

C. 循着

D. 情意

答案: 请关注公众号【零号电大题库】查看答案

问题 36: 2. 朱熹将“素隐行径”的“隐”释义为( )。

选项:

A. 隐居

B. 隐藏

C. 隐僻

D. 遮蔽

答案: 请关注公众号【零号电大题库】查看答案

问题 37: 3. 儒家的“半途而废”是指在无尽的道路上坚持走到生命的尽头还没走完。。

选项:

答案: 请关注公众号【零号电大题库】查看答案

问题 38: 1. 朱熹将“费而隐”中的“费”解释为( )。

选项:

A. 用得多

B. 佹乱

C. 自省

D. 广大

答案: 请关注公众号【零号电大题库】查看答案

问题 39: 2. 根据朱熹的解释,以下关于“君子之道费而隐”这句话说法正确的是( )。

选项:

A. 具有很强的思想表达张力

B. 展现出中庸的现实作用的广大

C. 说明了中庸之道的根本性依据又是精微难测的状态

D. “隐”释义为体之微也

答案: 请关注公众号【零号电大题库】查看答案

问题 40: 3. 朱熹认为“所以然”是一件事物,一个现象得以存在的根本依据,它意味着形而上的诉求。

选项:

答案: 请关注公众号【零号电大题库】查看答案

问题 41: 1. “夫妇之愚,可以与知焉”中“与”的意思是( )。

选项:

A. 一起

B. 或者

C. 了解

D. 相关

答案: 请关注公众号【零号电大题库】查看答案

问题 42: 2. “语小,天下莫能破焉”中“破”释义为( )。

选项:

A. 破坏

B. 破绽

C. 突破

D. 分破

答案: 请关注公众号【零号电大题库】查看答案

问题 43: 3. “故君子语大,天下莫能载焉;语小,天下莫能破焉”这句话讲的是至大无外,至小无内的道理。

选项:

答案: 请关注公众号【零号电大题库】查看答案

问题 44: 1. “鸢飞戾天,鱼跃于渊”中“戾”意思为( )。

选项:

A. 罪过

B. 戾气

C. 到达

D. 乖张

答案: 请关注公众号【零号电大题库】查看答案

问题 45: 2. 朱熹讲“格物致知”,就是要在万物的存在之中去把握这个鲜活的“理”。这既是一种智慧的观察,同时也是一种修养的灵动。

选项:

答案: 请关注公众号【零号电大题库】查看答案

关键词:

推荐内容

TO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