超尔星学雅习通学术规范与学术伦理作业参考答案
来源:渝粤教育 时间:2024-10-25 18:25:12
99
超多的题库,支持文字、图片,语音搜题,包含国家开放大学、广东开放大学、云南开放大学、北京开放大学、上海开放大学、江苏开放大学、超星、青书、奥鹏等等多个平台题库,考试作业必备神器。
学术规范与学术伦理
平台: cx
学校: 无
hash: cx_245496568
问题: 1. 对于治史者要秉持进化的历史观,下列阐述正确的有()。
选项:
A. 应做到不以今是非昨非
B. 应接受古人认为合理的事情
C. 应以今人的观念文化来评判古人
D. 应该基于古人所处的时代及其观念文化还其行为逻辑与动机
答案: 请关注公众号【渝粤搜题】查看答案
问题: 2. 下列关于治史者的说法中不恰当的是()。
选项:
A. 治史者要有仁义之心
B. 治史者要有大关怀
C. 治史者要摒弃进化观
D. 治史者要以人为本
答案: 请关注公众号【渝粤搜题】查看答案
问题: 3. 治史者要有好文笔,善于讲()。
选项:
A. 规范
B. 道理
C. 故事
D. 伦理
答案: 请关注公众号【渝粤搜题】查看答案
问题: 4. 对历史中人的是非善恶,可以作为判断标准的是()。
选项:
A. 其所属的民族
B. 其所处社会的道德和法律
C. 其所信仰的宗教
D. 其所认同的政党
答案: 请关注公众号【渝粤搜题】查看答案
问题: 5. 对于治史者要坚持时空分析法,下列说法不恰当的一项是()。
选项:
A. 任何历史都是在特定时空条件中发生的
B. 研究历史要考虑到宏观时空的条件
C. 研究历史要考虑到微观时空的条件
D. 解读古人作为要遵循当下伦理规范
答案: 请关注公众号【渝粤搜题】查看答案
问题: 6. 史学即研究历史中的人、人的作为及其相互关系变动的原因、经过和内在逻辑。
选项:
答案: 请关注公众号【渝粤搜题】查看答案
问题: 7. “莫把文章做楚辞”指的是治史者要坚持事件分析法。
选项:
答案: 请关注公众号【渝粤搜题】查看答案
问题: 8. 人本身不因为有其他的属性而具有不同的地位。
选项:
答案: 请关注公众号【渝粤搜题】查看答案
问题: 9. “良史莫不攻文”是说治史者要有好文笔。
选项:
答案: 请关注公众号【渝粤搜题】查看答案
问题: 10. 史学研究的人和事会促使治学者接触不同学科和知识范畴,边干边学。
选项:
答案: 请关注公众号【渝粤搜题】查看答案
问题: 1. 现代学术的发展表明()是三种不同的人类理想,没有统一的判断标准。
选项:
A. 自由、平等、正义
B. 真、善、美
C. 仁、义、礼
D. 自由、平等、仁爱
答案: 请关注公众号【渝粤搜题】查看答案
问题: 2. 韦伯两次“志业演讲”指的是《()》和《政治作为志业》。
选项:
A. 学问作为志业
B. 研究作为志业
C. 学术作为志业
D. 知识作为志业
答案: 请关注公众号【渝粤搜题】查看答案
问题: 3. 韦伯认为,现代学术是通向()的道路。
选项:
A. 重建真理
B. 消除怀疑
C. 意义破碎
D. 非理性繁荣
答案: 请关注公众号【渝粤搜题】查看答案
问题: 4. 韦伯认为学者应该遵循的首要原则是()。
选项:
A. 逻辑的严谨
B. 思想的清明
C. 理论的先进
D. 智性的诚实
答案: 请关注公众号【渝粤搜题】查看答案
问题: 5. 韦伯在志业演讲中没能导师一般,为年轻人指明方向,解答纷乱问题。
选项:
答案: 请关注公众号【渝粤搜题】查看答案
问题: 6. 两次“志业演讲”开篇为听众描绘了积极乐观的职业发展道路。
选项:
答案: 请关注公众号【渝粤搜题】查看答案
问题: 7. 韦伯揭示了现代社会最深刻的困境:知识与信仰之间的分裂。
选项:
答案: 请关注公众号【渝粤搜题】查看答案
问题: 8. 韦伯认为,世界被祛魅之后的命运是终极的最高的价值从公共生活中销声匿迹。
选项:
答案: 请关注公众号【渝粤搜题】查看答案
问题: 9. 韦伯和马克思、涂尔干并称为社会学三大奠基人。
选项:
答案: 请关注公众号【渝粤搜题】查看答案
问题: 10. 《以学术为志业》演讲最后切入的根本性问题是:在现代世界中,学术本身还有什么意义?
选项:
答案: 请关注公众号【渝粤搜题】查看答案
问题: 1. 根据中国知网的数据,人文科学研究中其文献被引次数第一的是()。
选项:
A. 韦伯
B. 涂尔干
C. 马克思
D. 布迪厄
答案: 请关注公众号【渝粤搜题】查看答案
问题: 2. 19世纪80年代,美学运动的主力和90年代颓废派运动的先驱是()。
选项:
A. 比尔兹利
B. 罗素
C. 波德莱尔
D. 王尔德
答案: 请关注公众号【渝粤搜题】查看答案
问题: 3. 大师的高明之处在于他们逻辑推演时,滴水不漏、精耕细作的功夫。
选项:
答案: 请关注公众号【渝粤搜题】查看答案
问题: 4. 首先尊重材料,不能用自己的主观意识凌驾于材料知识,体现了研究中的客体性优先原则。
选项:
答案: 请关注公众号【渝粤搜题】查看答案
问题: 1. 理解思想和存在的关系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,分别是()。
选项:
A. 实践层面
B. 形而上层面
C. 方法论角度
D. 理论角度
答案: 请关注公众号【渝粤搜题】查看答案
问题: 2. 关于人文研究,下列说法错误的是()。
选项:
A. 人文研究的世界意义和人文研究的个性特征相互排斥
B. 真正具有世界意义的人文研究总是带有个性的特征
C. 从形而上的角度来说,真实的世界对人来说是共同的
D. 世界的意义因人的视野不同而呈现多样的形态
答案: 请关注公众号【渝粤搜题】查看答案
问题: 3. ()主要是指对实际材料的一种收集、考订、考察。
选项:
A. 分析
B. 演绎
C. 实证
D. 思辨
答案: 请关注公众号【渝粤搜题】查看答案
问题: 4. 关于人文研究,我们只有注重研究对象的过程性,多方面性,才能够再现思想史真实的形态。
选项:
答案: 请关注公众号【渝粤搜题】查看答案
问题: 5. 天人关系在中国文化中侧重表现为天人合一,在西方文化中侧重表现为天人相分。
选项:
答案: 请关注公众号【渝粤搜题】查看答案
问题: 6. 人文研究应当避免仅仅对现实的描述,要进一步提供对现实的说明、解释。
选项:
答案: 请关注公众号【渝粤搜题】查看答案
问题: 7. 在人文研究中,从静态层面来说,需要把握思想的逻辑形态。
选项:
答案: 请关注公众号【渝粤搜题】查看答案
问题: 1. 我国期刊论文的摘要类型,多采用()摘要。
选项:
A. 半独立性
B. 独立性
C. 依附性
D. 半依附性
答案: 请关注公众号【渝粤搜题】查看答案
问题: 2. 学术批判的目的不在于(),而在于确保研究经得起严格的检验。
选项:
A. 深入分析
B. 强化论证
C. 人身攻击
D. 完善理论
答案: 请关注公众号【渝粤搜题】查看答案
问题: 3. 摘要的常见病不包括()。
选项:
A. 冗长
B. 背景化
C. 大量使用第一人称作为主语
D. 涉及研究方法
答案: 请关注公众号【渝粤搜题】查看答案
问题: 4. 学者不应毫不批判地就接受新的观念或证据,体现了学术研究的特点之一:()。
选项:
A. 普遍主义
B. 组织化的怀疑论
C. 共享主义
D. 无偏见
答案: 请关注公众号【渝粤搜题】查看答案
问题: 5. 摘要的类型包括()。
选项:
A. 半依附性摘要
B. 依附性摘要
C. 半独立性摘要
D. 独立性摘要
答案: 请关注公众号【渝粤搜题】查看答案
问题: 6. 论题撰写的常见病包括()。
选项:
A. 初论
B. 传统
C. 浅析
D. 无区别性
答案: 请关注公众号【渝粤搜题】查看答案
问题: 7. 学术的过程包括()。
选项:
A. 选择主题
B. 聚焦研究
C. 研究设计
D. 收集数据
答案: 请关注公众号【渝粤搜题】查看答案
问题: 8. 论文开头的常见问题是啰嗦、无要领。
选项:
答案: 请关注公众号【渝粤搜题】查看答案
问题: 9. 关键词常见问题是数量过少和区别性不强。
选项:
答案: 请关注公众号【渝粤搜题】查看答案
问题: 10. 摘要就是“摘其要点”,摘取文章中的主要观点。
选项:
答案: 请关注公众号【渝粤搜题】查看答案
问题: 1. 启蒙价值观包括()。
选项:
A. 自由
B. 平等
C. 博爱
D. 财产
答案: 请关注公众号【渝粤搜题】查看答案
问题: 2. 科学革命的结构体现在任一领域的科学研究一般分为()三个阶段。
选项:
A. 常规科学阶段
B. 后科学阶段
C. 反常科学阶段
D. 前科学阶段
答案: 请关注公众号【渝粤搜题】查看答案
问题: 3. ()第一次提出了范式理论以及不可通约性、学术共同体、常态、危机等概念,提出了革命是世界观的转变的观点。
选项:
A. 《现代性的后果》
B. 《科学革命的结构》
C. 《以学术为志业》
D. 《两种文化》
答案: 请关注公众号【渝粤搜题】查看答案
问题: 4. 下列对科学范式的要义解读不正确的是()。
选项:
A. 不同科学范式之间经常是不兼容的
B. 科学阐释不可能是完全“客观的”
C. 科学真理由学术共同体的共识定义
D. 科学知识的积累和发展是线性的
答案: 请关注公众号【渝粤搜题】查看答案
问题: 5. ()提出了学术范式和学术共同体理论。
选项:
A. 胡适
B. 韦伯
C. 库恩
D. 陈寅恪
答案: 请关注公众号【渝粤搜题】查看答案
问题: 6. 学习了解本领域的学术脉络,即掌握理论范式及其演变。
选项:
答案: 请关注公众号【渝粤搜题】查看答案
问题: 7. 所有的“客观”事实和结论都是建立在研究者的主观条件或世界观基础上。
选项:
答案: 请关注公众号【渝粤搜题】查看答案
问题: 8. 一次范式的突破意味着一次科学革命的发生。
选项:
答案: 请关注公众号【渝粤搜题】查看答案
问题: 9. 采用不同范式的研究者所设计的研究是不同的。
选项:
答案: 请关注公众号【渝粤搜题】查看答案
问题: 1. 相比章太炎、黄季刚的学问系统,()两人已转变到了一种新性格、新品质的学术。
选项:
A. 王阳明
B. 王国维
C. 陆象山
D. 陈寅恪
答案: 请关注公众号【渝粤搜题】查看答案
问题: 2. 《吾国学术之现状及清华之职责》的核心问题是()。
选项:
A. 学术创新
B. 学术规范
C. 学术发展
D. 学术独立
答案: 请关注公众号【渝粤搜题】查看答案
问题: 3. ()于1931年写作《吾国学术之现状及清华之职责》。
选项:
A. 熊十力
B. 王国维
C. 梁漱溟
D. 陈寅恪
答案: 请关注公众号【渝粤搜题】查看答案
问题: 4. 陈寅恪认为学术规范,即“守先哲之遗范”“示来者以轨则”。
选项:
答案: 请关注公众号【渝粤搜题】查看答案
问题: 5. 《吾国学术之现状及清华之职责》是中国现代学术与高等教育走向成熟的标志。
选项:
答案: 请关注公众号【渝粤搜题】查看答案
问题: 6. 陈寅恪和陈垣素有“史学二陈”之称。
选项:
答案: 请关注公众号【渝粤搜题】查看答案